孙小勇在他的果园里忙碌
□ 文/白成官
在陕西省志丹县义正镇庙岔村白马坡组的黄土地上,一片生机盎然的苹果园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在这片绿意中,一位身残志坚的汉子——孙小勇正以不屈的脊梁和智慧的双手,书写着一段从个人奋斗到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动人篇章。
200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孙小勇的右手落下了终身残疾。面对沉重的四级伤残鉴定书,这个陕北汉子望着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四个年幼的孩子,心中燃起了不屈的火焰:“身体残了,但脊梁不能弯,活,就要活出个样来!”
恰逢此时,镇上正大力推广苹果种植技术,但技术门槛让不少乡亲望而却步。孙小勇却从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毅然报名参加了志丹县残联组织的技能培训,决心用知识武装自己,改写命运。课堂上,他总是抢占第一排,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个技术要点;课后,他化身“问题篓子”,紧追老师刨根问底。农闲时,网络平台成了他的“移动课堂”,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右手不便,他就用加倍的时间和汗水去弥补,在自家那几亩薄田里反复试验,硬是将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淬炼成了乡亲们信赖的“土专家”。
2018年,怀揣着梦想与技术的孙小勇,将52亩承包地全部栽上了果树,正式开启了创业征程。从平整土地到栽种果苗,从修剪拉枝到施肥管护,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他坚信品质是根本,坚持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采用物理方法防治虫害,只为种出最优质的苹果。创业之路充满艰辛,资金短缺时他四处举债;遭遇极端天气时,他通宵达旦抢护果树,与天争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孙小勇的果园迎来了丰硕的回报,套袋7万多个,收益达11万元。而今年,他的苹果套袋数量更是激增至11万只,预计收入将突破16万元大关。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孙小勇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行动的标尺。看到乡亲们还在犹豫观望,他主动敞开果园大门,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村民蔡建章想种果树却无从下手,孙小勇便手把手教他修剪枝条、沤制有机肥、制定施肥方案。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庙岔村及周边8户村民纷纷加入苹果种植行列,总面积迅速发展到300余亩。
为解决销售难题,孙小勇又化身“拓销员”,主动出击奔波于市场之间,成功对接了5家外地苹果经销商,建立起稳定的销售网络。过去只能低价在本地集市叫卖的果子,如今通过他的渠道卖上了好价钱,乡亲们的腰包真正鼓了起来。
孙小勇的智慧还不止于此。他巧妙利用果园空间发展起土鸡养殖,百余只土鸡穿梭林间既是天然的“除虫卫士”,又产下供不应求的土鸡蛋,每年再为果园增收2万多元。如今走进他的果园,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健硕的土鸡悠闲觅食,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和谐、生活富裕的现代田园“丰”景图跃然眼前。
从残疾的阴霾中奋起,到成为照亮一方的致富明灯,孙小勇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高分答卷。他的坚韧如同黄土高原上深深扎根的苹果树,他的奉献宛如枝头甘甜的果实。孙小勇的故事在义正镇激励着更多人以勤劳的双手和无畏的勇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